一举摩苍天,时念樊笼束修翼
出处:《孤剑咏》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郁郁重郁郁,夜半长太息。
吟成孤剑咏,门外山鬼泣。
清霜棱棱风入骨,残月耿耿灯映壁。
君不见一饥缚壮士,僵卧时自惜黄鹄。
一举摩苍天,时念樊笼束修翼。
吟成孤剑咏,门外山鬼泣。
清霜棱棱风入骨,残月耿耿灯映壁。
君不见一饥缚壮士,僵卧时自惜黄鹄。
一举摩苍天,时念樊笼束修翼。
鉴赏
这首诗《孤剑咏》由金末元初的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所作,其深沉的情感与雄浑的意境令人赞叹不已。
首句“郁郁重郁郁,夜半长太息”,以双重的“郁郁”和“太息”开篇,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忧愁与无奈。接着,“吟成孤剑咏,门外山鬼泣”两句,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凄凉融为一体,孤剑的吟唱似乎回应着门外山鬼的哭泣,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鸣,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独感。
“清霜棱棱风入骨,残月耿耿灯映壁”描绘了一幅寒霜刺骨、月光如银、灯光摇曳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寒冷与寂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楚。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层次和深度。
“君不见一饥缚壮士,僵卧时自惜黄鹄”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壮士比作被饥饿束缚的英雄,表达了对那些被迫屈服于现实压力的英雄们的同情与感慨。同时,“僵卧时自惜黄鹄”一句更是寓意深刻,黄鹄象征着自由与高远,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与哀叹。
最后,“一举摩苍天,时念樊笼束修翼”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冲破束缚、追求自由的向往。这里的“一举摩苍天”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渴望飞翔、冲破束缚的情景,而“樊笼束修翼”则再次强调了现实的束缚与限制。整句话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孤剑咏》不仅以其深沉的情感打动人心,更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是一首极具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