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东窗好晴日,传声阿遁正相思
出处:《至洪泽寄吕少冯介然》
宋 · 吴则礼
来往都梁真有期,瘦藤挈挈要追随。
独怜老子蒙头睡,不见梅花如雪时。
经炉饱附僧伽火,斋钵长分庾氏糜。
岁暮东窗好晴日,传声阿遁正相思。
独怜老子蒙头睡,不见梅花如雪时。
经炉饱附僧伽火,斋钵长分庾氏糜。
岁暮东窗好晴日,传声阿遁正相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来往:指频繁的往来。都梁:地名,可能指都梁县。
期:约定。
瘦藤:形容藤蔓细瘦。
挈挈:轻盈的样子。
老子:这里指老翁。
蒙头睡:盖着头睡觉。
梅花如雪:比喻梅花盛开的洁白景象。
经炉:经过炉火。
僧伽火:僧人使用的火,可能指佛火。
斋钵:僧人的饭碗。
庾氏糜:庾家的食物,可能指素食。
岁暮:年底。
东窗:朝东的窗户。
晴日:晴朗的日子。
阿遁:可能是某人的名字或代称。
相思:思念之情。
翻译
来往都梁约定期,瘦藤轻盈我将随。特别疼爱老翁沉睡,梅花如雪美景错过。
香炉常伴僧人火,斋饭分享庾家食。
年末东窗景色佳,阿遁心中我正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作品,名为《至洪泽寄吕少宰介然》。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来往都梁真有期,瘦藤挈挈要追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约定和情谊,如同瘦藤紧紧相连,形象地传达了深厚的情感。
"独怜老子蒙头睡,不见梅花如雪时。" 这里诗人独自怜悯老父沉睡,而自己却不能与之共享梅花盛开的美景,表现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无奈。
"经炉饱附僧伽火,斋钵长分庾氏糜。" 这两句通过对佛事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生活中的宁静与平淡,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超脱世俗的意境。
"岁暮东窗好晴日,传声阿遁正相思。" 终于年底,诗人在明亮的东窗前,更增添了一份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