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崖头撒手,要须其人
出处:《偈五十三首 其七》
宋 · 释克勤
万仞崖头撒手,要须其人。
千钧之弩发机,岂为鼷鼠。
云门睦州,当面蹉过。
德山临济,诳謼阎闾。
自馀立境立机,作窠作窟,故是灭胡种族。
万缘迁变浑閒事,五月山房冷似冰。
千钧之弩发机,岂为鼷鼠。
云门睦州,当面蹉过。
德山临济,诳謼阎闾。
自馀立境立机,作窠作窟,故是灭胡种族。
万缘迁变浑閒事,五月山房冷似冰。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形象,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万仞崖头撒手",象征着在修行路上的决断与放下,不被外物所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解脱。"要须其人"则强调了这种觉悟与行动需要内在的觉醒与勇气。
"千钧之弩发机",比喻强大的力量一旦启动,便不可阻挡,此处暗指修行中的力量与决心,一旦开启,就能破除一切障碍。"岂为鼷鼠",则讽刺了那些小人或微不足道的事物,暗示真正的修行者不会被这些琐碎之事所困扰。
"云门睦州,当面蹉过",引用了禅宗公案,意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错过悟道的机会,就像云门和尚和睦州禅师的对话,就在眼前却未能领悟。"德山临济,诳謼阎闾",进一步强调了在修行路上的直指人心,不被世俗的欺骗所迷惑。
"自馀立境立机,作窠作窟",指出其他修行方法可能过于形式化或局限于特定的环境与方法,而真正的修行在于创造适合自己的道路,建立自己的修行境界。"故是灭胡种族",这里可能是在比喻彻底去除内心的杂念与烦恼,达到心灵的纯净与自由。
"万缘迁变浑閒事,五月山房冷似冰",最后两句总结了整个修行过程,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都应保持平静与清明,如同五月山房的清凉,不受外界影响。这表达了修行的最终目标——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