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传古色,韦偃是前身
出处:《马宋英画松》
宋 · 释元肇
元气淋漓湿,画师今几人。
宋英传古色,韦偃是前身。
森竦髯如猬,粼皴铁作鳞。
蟠根岩壑底,多幸不遭秦。
宋英传古色,韦偃是前身。
森竦髯如猬,粼皴铁作鳞。
蟠根岩壑底,多幸不遭秦。
鉴赏
此诗《马宋英画松》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树画卷。诗中以“元气淋漓湿”开篇,形象地展现了画作中松树的生机与湿润感,仿佛能感受到自然界的气息。接着,“画师今几人”一句,表达了对画师技艺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今能够达到如此境界画家的期待。
“宋英传古色,韦偃是前身”两句,运用典故,将画中的松树与古代艺术大师宋英和韦偃相联系,暗示了画作中蕴含的历史与文化的传承。通过“森竦髯如猬,粼皴铁作鳞”这两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松树的形态,松针如同刺猬的毛发般密集而挺拔,树皮则如铁鳞般粗糙而坚韧,生动地展现了松树的自然之美。
最后,“蟠根岩壑底,多幸不遭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松树的赞美。松树扎根于岩石与山谷之间,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同时,诗人也借古讽今,表达了对松树未遭秦始皇焚书坑儒之祸的庆幸,暗含对文化传承的珍视与保护。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蕴含了对自然、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