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幸得达淮滨,何事天星陨老人
出处:《哭胡丈》
清 · 许传霈
全家幸得达淮滨,何事天星陨老人。
千里程登违此日,卅年父执痛前尘。
故乡烽火能知我,满地干戈竟失亲。
回首菰城寒夜雨,山河已渺泪沾巾。
千里程登违此日,卅年父执痛前尘。
故乡烽火能知我,满地干戈竟失亲。
回首菰城寒夜雨,山河已渺泪沾巾。
鉴赏
这首清代许传霈的《哭胡丈》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离世的深深哀痛。首句“全家幸得达淮滨”描绘了家庭成员历经艰辛到达淮水边的情景,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此时的团圆之喜。然而,“何事天星陨老人”转折而来,以天星陨落象征胡丈(可能是诗人的长辈)的突然去世,令人悲痛。
“千里程登违此日”回忆起与胡丈共度的漫长旅程和分别时刻,如今却成为永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遗憾。“卅年父执痛前尘”进一步强调了胡丈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如同三十年的老朋友,逝者如斯,令人心痛不已。
“故乡烽火能知我,满地干戈竟失亲”运用战争的意象,寓言胡丈的离世如同家乡遭受战火,诗人感到孤独无依,失去了一位亲人庇护。“回首菰城寒夜雨”描绘出凄凉的场景,诗人独自在雨中回忆,更添哀伤。
最后,“山河已渺泪沾巾”以泪水模糊视线,山河遥远,象征着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哀婉动人,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悼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