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器业真无敌,术学精深贯今昔
胸中应变勇所为,韬养许谁窥畛域。
立朝壮齿名已高,君相都俞采风迹。
擢从畿邑超等伦,寘之计府凭宣力。
古来才盛多见排,议论波涛起寻尺。
剖符江表虽左迁,愤恤何尝动颜色。
惟思补报诚益勤,奚翅循墙惊宠锡。
锄奸整敝皆得要,百事详求不容隙。
宜阳编户十万馀,疲瘵弥年逢药石。
旄倪爱戴忧公去,口颂心祈继朝夕。
除书忽尔天上来,借寇无缘徒怅惜。
汝曹固恨夺慈父,上意其如念河北。
河北近罹灾变深,垫溺之馀病艰食。
经营调度难其任,正是庙堂精选择。
此时委寄非平时,贤者岂辞当远适。
长川六月风云爽,苒苒双旌标画鹢。
送行拥岸车马稠,恋德尤多泪沾臆。
袁民慎勿挽公舟,蚤看公归广膏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送皮献臣郎中赴河朔》。韦骧通过对皮献臣即将前往河朔任职的描绘,展现了对他的器量、才能和忠诚的赞美。
首句“明公器业真无敌”,直接赞扬了皮献臣的卓越才能与成就,暗示他在政治和学术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且超越常人。接着,“术学精深贯今昔”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学问博大精深,不仅影响当代,也跨越了历史的长河。
“胸中应变勇所为,韬养许谁窥畛域”则描绘了皮献臣在面对复杂局面时的果敢与智慧,以及他深藏不露的谋略,暗示了他能够处理各种难题的能力。
“立朝壮齿名已高,君相都俞采风迹”通过描述皮献臣年轻时就已经名声显赫,并得到了君主的赏识,表明了他在官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接下来的几句“擢从畿邑超等伦,寘之计府凭宣力”则说明皮献臣被提拔到更高的职位,充分发挥了他的才能,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来才盛多见排,议论波涛起寻尺”表达了对皮献臣才华横溢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挑战,但他的言论如同波涛汹涌,显示了他坚定的立场和勇气。
“剖符江表虽左迁,愤恤何尝动颜色”提到即使皮献臣被贬谪,但他依然坚守职责,关心百姓疾苦,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
“惟思补报诚益勤,奚翅循墙惊宠锡”表达了皮献臣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怀,他勤奋工作,不因任何外在因素而动摇。
“锄奸整敝皆得要,百事详求不容隙”强调了皮献臣在治理地方时的全面性和细致性,他致力于清除腐败,整顿社会秩序,确保每件事情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宜阳编户十万馀,疲瘵弥年逢药石”描绘了皮献臣在宜阳任职期间,面对大量贫困和疾病困扰的民众,他积极采取措施,提供医疗援助,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旄倪爱戴忧公去,口颂心祈继朝夕”表现了当地百姓对皮献臣的深厚感情和不舍之情,他们希望他能继续留在身边,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福祉。
“除书忽尔天上来,借寇无缘徒怅惜”表达了对皮献臣即将离开的遗憾和不舍,尽管他被调往其他地方,但人们仍然怀念他的恩德。
最后,“汝曹固恨夺慈父,上意其如念河北”反映了百姓对皮献臣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决策的理解和尊重。
“河北近罹灾变深,垫溺之馀病艰食”提到了河北地区遭受灾害的情况,强调了皮献臣被派遣到此地的重要性。
“经营调度难其任,正是庙堂精选择”指出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选择了皮献臣来负责,体现了对他的信任和期待。
“此时委寄非平时,贤者岂辞当远适”表达了对皮献臣接受这一重任的敬佩,认为他是贤能之士,不会因为远行而退缩。
“长川六月风云爽,苒苒双旌标画鹢”描绘了皮献臣出发时的场景,长河之上,双旌飘扬,象征着他即将开始的新旅程。
“送行拥岸车马稠,恋德尤多泪沾臆”表现了送行场面的热烈和感人,人们依依不舍,泪水满眶。
“袁民慎勿挽公舟,蚤看公归广膏泽”最后,诗人鼓励百姓不要过于悲伤,相信皮献臣会很快回来,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帮助。
整首诗通过对皮献臣个人品质、才能和责任感的赞美,以及对他即将前往河朔任职的深情描绘,展现了对这位官员的崇高敬意和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