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萧生补郡宁忘谏,谢守看山定有诗全文

萧生补郡宁忘谏,谢守看山定有诗

宋 · 刘克庄
江乡民力已凋疲,妙选名臣往拊绥。
此去天家增保障,向来帝子拥旌麾。
萧生补郡宁忘谏,谢守看山定有诗
相国若询周柱史,为言健似出关时。

注释

民力:百姓的力量或劳力。
凋疲:疲惫不堪。
妙选:精心挑选。
名臣:有名望的官员。
拊绥:安抚和治理。
天家:皇家。
保障:巩固和防御。
帝子:王子。
旌麾:旗帜和指挥权。
萧生:虚构人物,可能指有才华的官员。
补郡:治理郡事。
宁忘:怎能忘记。
谏:进谏,提出意见。
谢守:虚构人物,可能指文人官员。
看山:观赏山水,隐含闲适生活。
定有诗:必定会写诗。
相国:对宰相的尊称。
周柱史:周公这样的贤臣,比喻德高望重的人。
健:健康、精力旺盛。
出关时:比喻过去的全盛时期。

翻译

乡村百姓已疲惫不堪,朝廷精选贤臣去安抚。
这次前往定能加强皇室的稳固,从前的王子也手持旗帜领军前行。
萧生治理郡事怎能忘记进谏,谢守观赏山水必定会有佳作。
如果相国询问像周公那样的贤臣,就说他如今依然如同出关时一样充满活力。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送别的场景,诗人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首句“江乡民力已凋疲”,表现出当地百姓因为劳作而显得疲惫不堪,这是对背景的一种描绘,通过这种环境,反衬出诗中人物的英明与重要性。紧接着,“妙选名臣往拊绥”则表明这些人材被精心挑选出来,用以安抚和保护边疆。

“此去天家增保障,向来帝子拥旌麾”两句,则是对出发之人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天家”指代的是朝廷或国家的中心,而“帝子”则可能指代着皇室后裔或是具有皇族血统的人物。“增保障”和“拥旌麾”,分别强调了对其在去职之地能提供更多保护,以及其将受到尊贵对待的情景。

接着,“萧生补郡宁忘谏,谢守看山定有诗”两句,则是对送别之人的赞美。这里的“萧生”可能指的是某个人物的名字或代号,而“补郡”则表明其在地方上的重要作用。“宁忘谏”暗示了对其忠言直谏的不忘记,“谢守看山定有诗”则是说谢某人(可能是一位官员)观察山势,确保有所收获,这里的“诗”可能指的是文学创作或是对自然美景的记录。

最后,“相国若询周柱史, 为言健似出关时”两句,则是在提醒送别之人,在未来的职位上要像询问历史(周柱史)一般地去寻求智慧和经验。“为言健似出关时”,则是表达了对其能够勇敢无畏、如同古代英雄出征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送别之人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不仅有才华,而且能够承担重要使命的高度评价。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本身对国家和边疆安全的关切,以及对于人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