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程谓日短,无寐识更长
出处:《夜忆逸》
宋 · 赵蕃
雨听止复作,滩闻抑更扬。
贪程谓日短,无寐识更长。
儿叹父官远,父忧儿学荒。
渠能志游夏,我可吊沅湘。
贪程谓日短,无寐识更长。
儿叹父官远,父忧儿学荒。
渠能志游夏,我可吊沅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雨:雨声。听:听见。
止:停止。
复:再。
作:兴起。
滩:河滩。
闻:听到。
抑:抑制。
更:更加。
扬:高涨。
贪:贪婪,急切。
程:路程。
谓:认为。
日:白天。
短:短暂。
无寐:无法入睡。
识:意识到。
更长:更觉漫长。
儿:孩子。
叹:叹息。
父官:父亲的官职。
远:遥远。
父忧:父亲担忧。
儿学:孩子的学业。
荒:荒废。
渠:他(第三人称代词)。
志:志向。
游:游历。
夏:天下。
我可:我却只能。
吊:凭吊,怀念。
沅湘:沅湘江,泛指湘江上游。
翻译
雨声时停时起,滩流忽高忽低。急切赶路嫌时间短,夜深难眠觉光阴长。
孩子感叹父亲官职远,父亲忧虑孩子学业荒废。
他能有志游历天下,我却只能在心中悼念沅湘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夜忆逸》。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雨声和滩水的起伏,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思绪。"雨听止复作,滩闻抑更扬",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出雨声时断时续,滩水波涛起伏,寓言诗人的情绪波动。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贪程谓日短,无寐识更长",暗示了旅途匆忙和夜晚难眠的焦虑。
诗中还体现了深沉的父子亲情,"儿叹父官远,父忧儿学荒",儿子感叹父亲因公务远离,而父亲则担忧儿子学业荒废。最后,诗人以自我反思结束,"渠能志游夏,我可吊沅湘",暗指自己虽有出游之意,但现实责任使他无法如愿,只能遥想沅湘之地,寄托哀思。
整体来看,《夜忆逸》是一首寓情于景,又融入亲情之深的抒怀之作,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忧虑,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深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