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三峡见安澜全文

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三峡见安澜

明末清初 · 梁清标
衔命西行白简寒,儒臣初著惠文冠。
蚕丛惟有青磷起,伏莽当如赤子看。
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三峡见安澜
兹行雨露沾殊俗,无复兴歌《蜀道难》。

鉴赏

此诗描绘了张伯珩作为使者西行的使命与担当,展现了其儒臣身份的尊贵与智慧。首联“衔命西行白简寒,儒臣初著惠文冠”点明了张伯珩作为使者西行的庄严使命,以及他作为儒臣的风范与智慧。颔联“蚕丛惟有青磷起,伏莽当如赤子看”运用象征手法,以“青磷”和“赤子”分别代表生命的延续与百姓的期待,表达了对张伯珩使命的期许与对蜀地人民的关怀。

颈联“按部诸侯争负弩,洗兵三峡见安澜”描述了张伯珩巡视蜀地时的盛况,诸侯们争相为其护驾,展现了地方对朝廷使者尊重与支持。同时,“洗兵三峡见安澜”一句,既体现了军事上的平定与稳定,也寓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与和谐。

尾联“兹行雨露沾殊俗,无复兴歌《蜀道难》”总结了张伯珩此次西行的意义,不仅带来了朝廷的恩泽与关怀,使不同风俗的蜀地受益,还预示着蜀地不再遭受《蜀道难》中所描述的艰难险阻,表达了对张伯珩此次使命圆满成功的肯定与对未来蜀地繁荣景象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