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未识生前面,翰墨空遗死后名
出处:《题李遵道画竹木图》
元 · 萨都剌
风流未识生前面,翰墨空遗死后名。
凤尾拂云秋有影,龙头出水夜无声。
半生清节江南梦,万里灵槎海上行。
应逐锦袍弄明月,倒骑赤鲤对吹笙。
凤尾拂云秋有影,龙头出水夜无声。
半生清节江南梦,万里灵槎海上行。
应逐锦袍弄明月,倒骑赤鲤对吹笙。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题李遵道画竹木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文人逸趣画面。首句“风流未识生前面”,暗示了画家李遵道生前的风采未能被世人充分了解,但其艺术才华却在死后通过画作得以流传。次句“翰墨空遗死后名”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书法和绘画成就使他身后名声不衰。
接下来,“凤尾拂云秋有影,龙头出水夜无声”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中竹子的形象,竹梢如凤尾轻拂云霄,静谧而优雅,夜晚竹叶随风摇曳,仿佛能听到无声的龙吟。诗人借此赞美画技的高超和意境的深远。
“半生清节江南梦,万里灵槎海上行”则将视线转向画中的想象空间,竹林寓意画家的高洁品格,如同江南的清风明月,而“万里灵槎海上行”则借神话中的仙槎,表达了对画家精神世界的向往,以及对艺术探索无尽的想象。
最后两句“应逐锦袍弄明月,倒骑赤鲤对吹笙”收束全诗,想象画家的灵魂或许已化身为画中之物,与月共舞,或乘赤鲤,悠然吹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享受和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致描绘和丰富的联想,既赞扬了画家的艺术才华,也传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和艺术追求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