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行有铭垂不朽,知君瞑目九泉中
出处:《挽三山陈叔熙先生》
明 · 黄仲昭
青年挟策觐重瞳,一命荣沾教泮宫。
宁海已看端士习,定安还喜变夷风。
清朝共拟升杨震,绛帐俄惊失马融。
纪行有铭垂不朽,知君瞑目九泉中。
宁海已看端士习,定安还喜变夷风。
清朝共拟升杨震,绛帐俄惊失马融。
纪行有铭垂不朽,知君瞑目九泉中。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去的三山陈叔熙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句“青年挟策觐重瞳”描绘了陈先生年轻时的勤奋与才华,他手持书卷,拜见了德高望重之人,展现了其求学的决心与谦逊的态度。接着,“一命荣沾教泮宫”赞扬了陈先生在教育领域的贡献,他荣幸地成为泮宫(古代学校的别称)的一份子,为培养人才做出了努力。
“宁海已看端士习,定安还喜变夷风”两句,进一步赞美陈先生在宁海和定安等地的教化之功,不仅传承了正直的士人风尚,还成功地改变了当地的不良风气,体现了其深远的社会影响。
“清朝共拟升杨震,绛帐俄惊失马融”则将陈先生与历史上的两位著名学者杨震和马融相提并论,暗示了陈先生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其突然离世的惋惜之情。
最后,“纪行有铭垂不朽,知君瞑目九泉中”表达了对陈先生一生事迹的铭记与怀念,相信他的精神与贡献将永载史册,即使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回顾了陈叔熙先生的一生,既肯定了他的个人品质与学术成就,也表达了对他的深深哀悼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