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意寻常禁不得,九仙山下那堪歌
出处:《伤春志感 其二》
宋 · 何梦桂
春归陌上落花多,往事伤心可奈何。
此意寻常禁不得,九仙山下那堪歌。
此意寻常禁不得,九仙山下那堪歌。
鉴赏
这首诗《伤春志感(其二)》由宋代诗人何梦桂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与内心的伤感。
首句“春归陌上落花多”,以春天的回归为背景,落花满地的景象不仅渲染了季节更替的氛围,也暗示着美好时光的流逝。花开花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深思。
次句“往事伤心可奈何”,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往昔美好回忆时的伤感之情。这里的“往事”不仅仅是个人的经历,更是对整个生命历程中美好瞬间的怀念。面对这些无法挽回的过去,诗人感到无力与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
第三句“此意寻常禁不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这里的“此意”指的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当前伤感情绪的难以抑制。诗人似乎在说,这种情感是如此普遍且强烈,以至于无法轻易控制。
最后一句“九仙山下那堪歌”,将情感推向高潮。九仙山作为背景,既是一种地理空间的设定,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在这样一个充满回忆与伤感的地方,诗人难以找到欢愉,甚至无法歌唱。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压抑,也暗示了在特定情境下,人们往往难以表达出真正的喜悦或轻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美好回忆消逝的深切感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难以言表的复杂心情。何梦桂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