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惬形岂劳,境殊路遗缅
浔阳山水多,草木俱纷衍。
崎岖缘碧涧,苍翠践苔藓。
高树夹潺湲,崩石横阴巘。
野杏依寒拆,馀云冒岚浅。
性惬形岂劳,境殊路遗缅。
忆昔终南下,佳游亦屡展。
时禽下流暮,纷思何由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馆宿:住宿的馆舍。风雨滞:因风雨而停留。
浔阳:地名,今江西九江。
山水多:山水丰富。
草木俱纷衍:草木生长茂盛。
崎岖:山路不平。
碧涧:碧绿色的山涧。
践:行走于。
苔藓:地表生长的绿色藻类植物。
潺湲:水流声。
崩石:崩塌的石头。
横阴巘:横亘在山岭上的阴影处。
野杏:野生的杏树。
寒拆:在寒冷中开放。
遗缅:遗忘遥远。
终南:终南山,古代著名隐居之地。
佳游:美好的游览。
屡展:多次进行。
时禽:时节中的飞鸟。
流暮:黄昏时的溪流。
纷思:纷繁的思绪。
何由遣:如何派遣或消除。
翻译
在馆舍被风雨阻滞,天晴后才启程出发。浔阳的山水丰富多样,草木茂盛繁衍。
沿着碧绿的山涧曲折前行,踏着青苔行走。
高大的树木夹着潺潺溪流,崩落的石头横亘在山岭上。
野生的杏花在寒风中绽放,云雾轻绕在山峦之间。
心情舒畅,身体的劳累仿佛消失了,环境独特,让人忘记了旅途的遥远。
回忆起当年从终南山下来,美好的游历也常常展开。
傍晚时分,飞鸟在溪流下游栖息,思绪纷繁,如何才能派遣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行程图景。开篇“馆宿风雨滞,始晴行盖转”两句,写出了诗人在一处馆舍中因风雨而暂住,待到天气转晴时才继续前行,表现了旅途中的无常与等待。接着,“浔阳山水多,草木俱纷衍”具体描绘了浔阳地区丰富的山川和茂密的植物,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崎岖缘碧涧,苍翠践苔藓”中的“碧涧”指清澈的溪流,“苍翠”形容树木的深绿色泽,“苔藓”则是地面上的青苔和小草,这些词汇共同营造出一片生长着苔藓、覆盖着青苔的小径,环境之幽静可见一斑。
“高树夹潺湲,崩石横阴巘”两句,则描绘了高大树木间流淌的潺湲溪水和横亘在阴暗处的崩裂巨石,这些景象展示了自然之壮丽。
“野杏依寒拆,馀云冒岚浅”中的“野杏”指的是生长在荒野中的杏树,“寒拆”则形容枝头上的花朵尚未完全开放,而“馀云冒岚浅”则是远处的云雾缭绕在山岭之间,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美感。
“性惬形岂劳,境殊路遗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番景致的欣赏和内心的满足。尽管身体可能感到疲劳,但心灵的愉悦远胜于肉体之苦恼,而这不同的境界也让旅途中的辛劳变得不值一提。
“忆昔终南下,佳游亦屡展”两句,则是诗人回忆起往昔在终南山下的美好旅行,这些经历都如同珍贵的画卷一样被反复展现于心中。
最后,“时禽下流暮,纷思何由遣”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对于这些美好记忆的留恋。诗人在黄昏之际感慨万千,对于这段旅程的结束感到不舍,心中充满了难以排遣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