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君诣阙,田盘少留连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昔我去国日,当君出守年。
浔阳九派水,牂牁万里天。
谁知廿载隔,共此一壑泉。
中间君诣阙,田盘少留连。
而我卧故邱,翠微梦如烟。
慈仁寺今烬,顾祠能独全。
因忆枣花卷,何时续墨缘?顷登水云亭,望古风涛边。
三宿那免恋,酒阑逾缠绵。
欲从君人城,愁闻鼓填填。
今夕月有食,不如江上眠。
君行渡此江,我会杖孥前。
回看大顶石,有诗请留镌。
浔阳九派水,牂牁万里天。
谁知廿载隔,共此一壑泉。
中间君诣阙,田盘少留连。
而我卧故邱,翠微梦如烟。
慈仁寺今烬,顾祠能独全。
因忆枣花卷,何时续墨缘?顷登水云亭,望古风涛边。
三宿那免恋,酒阑逾缠绵。
欲从君人城,愁闻鼓填填。
今夕月有食,不如江上眠。
君行渡此江,我会杖孥前。
回看大顶石,有诗请留镌。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陈宝琛所作,名为《十六日陪刘漳州溎煜登大顶峰观日因话旧游感赋二首即送其监税泉州(其二)》。全诗以登高远眺、回忆往昔、感慨人事变迁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昔我去国日,当君出守年”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各自离开家乡,踏上不同的仕途之路。颔联“浔阳九派水,牂牁万里天”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和时间的悠长,暗示了两人分别后相隔的距离之远。
颈联“谁知廿载隔,共此一壑泉”转折,表达出对二十年未见的惊讶与感慨,虽然时空阻隔,但心中仍存有共同的记忆与情感。接着“中间君诣阙,田盘少留连。而我卧故邱,翠微梦如烟”描述了两人各自的经历,或为官入朝,或归隐山林,各自的生活轨迹不同,但心中那份友情并未消减。
尾联“慈仁寺今烬,顾祠能独全。因忆枣花卷,何时续墨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提到的“慈仁寺烬”、“顾祠”等,可能是指过去的某些重要地点或事件,如今已成往事,令人感慨万千。最后,“何时续墨缘?”则表达了希望未来能够再次相聚,继续书写友谊的篇章。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登高远眺的场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变迁相结合,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