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腊方淫雨,中宵忽怒雷
出处:《壬申十二月二十八夜雷》
宋 · 王炎
残腊方淫雨,中宵忽怒雷。
更长频展转,梦断但惊猜。
冻雪何时解,春风几日来。
龙蛇今在蛰,墐户不宜开。
更长频展转,梦断但惊猜。
冻雪何时解,春风几日来。
龙蛇今在蛰,墐户不宜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残腊:年终的残冬。淫雨:连绵的雨。
中宵:半夜。
怒雷:猛烈的雷声。
更长:夜晚漫长。
展转:辗转反侧。
梦断:梦醒。
惊猜:惊慌猜测。
冻雪:寒冷的冰雪。
何时:何时。
解:融化。
春风:春天的风。
龙蛇:比喻冬眠的动物。
在蛰:处于蛰伏状态。
墐户:关闭门窗。
不宜:不适宜。
翻译
年终的残冬还在下着连绵的雨,半夜突然响起猛烈的雷声。夜晚漫长,辗转难眠,梦醒后只感到惊慌和猜测。
寒冷的冰雪何时才能融化,春天还有多久才会到来。
如同冬眠的龙蛇,现在还处在蛰伏期,不宜打开门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末春初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关注与期待。
“残腊方淫雨,中宵忽怒雷。”这两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深夜突如其来的雷声和连绵的雨势。这里的“腊”指的是冬季将尽时的积雪,而“淫雨”则暗示着春意初至,天气的变化预示着季节的交替。诗人捕捉到了这一转换瞬间的紧张感和自然界的强烈动态。
“更长频展转,梦断但惊猜。”夜半时分的雷声打破了夜的宁静,连续不断的声音让人的思绪无法安定。诗人通过对梦境的描写,传达了一种不安和困惑的情感状态,表现出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人们内心的恐慌与不确定。
“冻雪何时解,春风几日来。”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冬去春来的期待之情。问句既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速度的好奇,也透露了一种迫切的心情,渴望着春天的到来和温暖。
“龙蛇今在蛰,墐户不宜开。”最后两句则是在告诫人们,在这个季节交替之际,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要轻易地打破现状。这里的“龙蛇”比喻着冬眠中的动物,而“蛰”则指的是动物在寒冷中潜藏不动的状态。“墐户”意味着门窗紧闭,不让外界干扰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更迭和生命更新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内心平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