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语言缘无片石,与天地毕有孤松
出处:《问散原先生疾》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违天忍事百堪死,一笑仍回冰雪容。
共语言缘无片石,与天地毕有孤松。
出门傥羡弥明逝,危坐应悲叔夜慵。
禦鬼南山终战胜,灵禽枝上梦曾逢。
共语言缘无片石,与天地毕有孤松。
出门傥羡弥明逝,危坐应悲叔夜慵。
禦鬼南山终战胜,灵禽枝上梦曾逢。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病况的关切与忧虑。首句“违天忍事百堪死”,表达了对疾病无情摧残生命的无奈与痛心,同时也暗示了对命运不公的抗争。接着,“一笑仍回冰雪容”描绘了即使面对生死考验,依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展现出人性中的坚韧与希望。
“共语言无片石”一句,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与友人交流时的深刻情感,仿佛心灵间无需言语的沟通,直接触及灵魂深处。“与天地毕有孤松”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永恒与独立,如同在天地间挺立的一棵孤松,虽孤独却坚韧不拔。
“出门傥羡弥明逝,危坐应悲叔夜慵”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病中状态的担忧与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弥明与嵇康(字叔夜)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他们的故事在此被借用来寄托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最后,“禦鬼南山终战胜,灵禽枝上梦曾逢”两句,既是对友人战胜病魔、重获健康的一种美好祝愿,也是对生命中困难与挑战终将过去,美好未来必将到来的信念。同时,通过“灵禽枝上梦曾逢”的意象,也暗示了友情与心灵的相通,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感受到温暖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病况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友情、希望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