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桃红杏任争晓,翠竹苍松不管秋
出处:《和周廷瑞别驾末首反其意以为戏耳三首》
明 · 苏葵
处处江山处处楼,此心原自纵天游。
碧桃红杏任争晓,翠竹苍松不管秋。
大隐我从周柱史,富民君亦汉通侯。
人间痴绝知多少,莫讶区区顾虎头。
碧桃红杏任争晓,翠竹苍松不管秋。
大隐我从周柱史,富民君亦汉通侯。
人间痴绝知多少,莫讶区区顾虎头。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苏葵所作,名为《和周廷瑞别驾末首反其意以为戏耳三首(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句“处处江山处处楼”以“楼”字点题,形象地描绘了江山之美,仿佛每一处风景都如同楼阁般壮观,引人入胜。接着,“此心原自纵天游”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洒脱,仿佛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天地间遨游,不受任何束缚。
“碧桃红杏任争晓,翠竹苍松不管秋”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秋天的静谧深沉巧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四季更迭的美丽与和谐。碧桃红杏在清晨竞相开放,而翠竹苍松则不为季节更替所动,各自坚守着自己的风骨与气节。
“大隐我从周柱史,富民君亦汉通侯”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隐士与富商的敬仰之情。周柱史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而汉通侯则是富商的象征,诗人在这里将自己与这些历史人物相提并论,既是对他们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一种肯定。
最后,“人间痴绝知多少,莫讶区区顾虎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的复杂与纷扰感到无奈,但又不因此而沮丧。他以“顾虎头”自喻,暗示自己虽小有成就,但仍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