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田白水禾芃芃,儿童满道歌年丰
出处:《天冠法师邓均谷祷雨歌》
明 · 贝琼
至正辛丑秋七月,官河无舟死鱼鳖。
钱唐城中十万室,凿井深通海鳅穴。
海底九乌朝并出,流金铄石气愈烈。
我无快刃斫旱魃,构孽为妖降吴越。
老巫歌舞帝不悦,真宰之罪何当雪。
天冠法师与天通,丹书铁券呼龙公。
石坛昼晦群神降,金支翠旗来半空。
举杯掷地霹雳从,澍雨一日声如硔。
三田白水禾芃芃,儿童满道歌年丰。
百金不顾归空同,师岂琐琐贪天功,笑汝蜥蜴能为龙。
钱唐城中十万室,凿井深通海鳅穴。
海底九乌朝并出,流金铄石气愈烈。
我无快刃斫旱魃,构孽为妖降吴越。
老巫歌舞帝不悦,真宰之罪何当雪。
天冠法师与天通,丹书铁券呼龙公。
石坛昼晦群神降,金支翠旗来半空。
举杯掷地霹雳从,澍雨一日声如硔。
三田白水禾芃芃,儿童满道歌年丰。
百金不顾归空同,师岂琐琐贪天功,笑汝蜥蜴能为龙。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天冠法师邓均谷祷雨歌》描绘了至正年间杭州地区严重的旱情。诗的开篇写到官河中鱼鳖因缺水而死亡,暗示了百姓生活的艰难。接着,诗人运用夸张手法,描述了钱塘城内凿井求雨的情景,以及海底乌鸦般的云层聚集,象征着天气酷热和旱魃作祟。
天冠法师邓均谷出场,试图通过祈祷唤起龙公降雨,展现了民间信仰的力量。他的祈祷引起天地异象,石坛阴暗,群神降临,金光翠旗飘荡,象征着神灵的回应。在掷杯祈雨的瞬间,雷电交加,大雨如注,给干旱的土地带来了生机,庄稼茂盛,儿童欢歌,丰收在望。
然而,诗人并未将功劳归于法师个人,而是指出法师并非只为私利,而是以大局为重,表达了对法师无私精神的赞扬。最后,诗人以嘲笑“蜥蜴变龙”的寓言收尾,寓意法师的神通并非出于凡人之力,而是源于上天的恩赐。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民间祈雨活动的壮观场面,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期盼,以及对无私奉献者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