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寒江小女儿,玉毫香字写唇脂
镜魄风吹晓月弦,谁为弹鸣冷光偃。
袅袅寒江小女儿,玉毫香字写唇脂。
工书早博夫人誉,得句嫌称幼妇词。
谁为莺燕谁蜂蝶,相对赠诗还惜别。
恨不携将鹦鹉飞,教向帘间难七发。
寂寞霜枫泪薜墙,写叶能销水力香。
惟有诗篇长绣面,传得新题到沈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静谧的秋日江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秋空的倒影、碧绿的远山、拂晓的月牙、江边的小女子、以及她手中的诗句,一一展现出来。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情感的追忆。
首句“秋空作影波如剪”,以“剪”字形容秋波的清澈与灵动,仿佛秋空的倒影被剪裁成一片片精致的波纹。接着,“碧沁遥山深逾浅”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远山在碧波中的深邃与层次感,使画面更加立体生动。
“镜魄风吹晓月弦”一句,巧妙地将月牙比作弦月,暗示着清晨的宁静与清新,同时“镜魄风”三字,又营造出一种如镜般平静的氛围。接下来的“谁为弹鸣冷光偃”,则以问句的形式,引出对弹琴者身份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音乐的美妙与寒冷月光下的静谧。
“袅袅寒江小女儿,玉毫香字写唇脂”描绘了一个温婉动人的场景,小女子在寒江边轻声吟唱,手中香烟缭绕,字迹如玉,唇上点染着一抹红润,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美丽与才华。
“工书早博夫人誉,得句嫌称幼妇词”两句,通过对比,赞扬了女子的才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暗示她对自己的作品有着严格的要求。
“谁为莺燕谁蜂蝶,相对赠诗还惜别”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离去的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恨不携将鹦鹉飞,教向帘间难七发”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留住美好瞬间的愿望,但又无奈于现实的分离。
“寂寞霜枫泪薜墙,写叶能销水力香”描绘了离别后的凄凉景象,霜枫在寂静中落下,如同泪水滴落在薜墙之上,而写在叶子上的诗句,却能散发出水一般的香气,象征着情感的持久与深远。
“惟有诗篇长绣面,传得新题到沈郎”则是对诗歌艺术的颂扬,即使在离别之后,女子的诗句仍能流传,成为永恒的艺术珍品,如同绣面上的图案,永远美丽动人。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离别的哀愁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