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见番船通海国,愁闻岁币出云阳
出处:《仪徵道中联句》
清 · 范当世
舳鲈千里控堤防,三楚遗营迹未荒。
屡见番船通海国,愁闻岁币出云阳。
将军陇右方屯甲,都督江东漫举觞。
我欲绝裾怅风雨,起看太白正横芒。
屡见番船通海国,愁闻岁币出云阳。
将军陇右方屯甲,都督江东漫举觞。
我欲绝裾怅风雨,起看太白正横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仪徵道中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现实境遇的感慨。
首联“舳舻千里控堤防,三楚遗营迹未荒”以壮阔的场景开篇,舳舻千里,指船只连绵不绝,控制着堤岸,显示出水路交通的繁忙。三楚遗营,指的是楚地留下的军事遗迹,虽历经岁月,但痕迹尚存,暗示着历史的深远影响。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氛围。
颔联“屡见番船通海国,愁闻岁币出云阳”转而聚焦于对外贸易与财政负担。番船通海国,描绘了海上贸易的频繁与繁荣,展现了国家与外界交流的开放姿态。愁闻岁币出云阳,则表达了对朝廷向云阳(可能指边疆或特定地区)支付岁币的担忧与无奈,反映了当时可能存在的边防压力与经济负担。
颈联“将军陇右方屯甲,都督江东漫举觞”则转向对军政官员的描述。将军在陇右(泛指西部地区)驻扎军队,准备应对可能的战事;都督在江东(泛指东部地区)则似乎在举行宴会,显得较为轻松。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边防的紧张与内部的相对安宁,也暗示了权力结构与职责分配的复杂性。
尾联“我欲绝裾怅风雨,起看太白正横芒”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绝裾,意为突然离开,此处可能象征诗人内心的决绝与不满。风雨,既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可能暗喻社会动荡或政治风云。太白,即金星,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希望或某种指引。诗人起看太白,正横芒,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并存,也可能是对某种力量或方向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仪徵道中的历史、现实与个人情感,以及对国家、社会和未来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