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陵春色起,渐拟放扁舟
出处:《白帝城楼》
唐 · 杜甫
江度寒山阁,城高绝塞楼。
翠屏宜晚对,白谷会深游。
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
彝陵春色起,渐拟放扁舟。
翠屏宜晚对,白谷会深游。
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
彝陵春色起,渐拟放扁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江:江水。度:穿过。
寒山阁:寒冷的山阁。
城:城楼。
高:高耸。
绝塞:边塞。
楼:楼阁。
翠屏:翠绿的屏风。
宜晚对:傍晚时分适宜观赏。
白谷:深谷。
会:期待。
深游:悠然游赏。
急急:急促。
鸣雁:大雁鸣叫。
轻轻:轻盈。
不下鸥:鸥鸟不落下。
彝陵:地名,位于湖北。
春色:春天景色。
起:渐浓。
渐拟:渐渐打算。
放扁舟:放舟出行。
翻译
江水穿过寒冷的山阁,城楼高耸在边塞之上。傍晚时分,翠绿的屏风更显宜人,深谷中期待着悠然的游赏。
大雁急促地鸣叫,轻盈的鸥鸟却不肯落下。
彝陵的春天景色渐浓,我打算渐渐准备放舟出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之地的萧瑟景象。开篇“江度寒山阁,城高绝塞楼”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边关重镇的图画,江水曲折,山峦耸立,城堡雄伟,给人以深远的感觉。紧接着,“翠屏宜晚对,白谷会深游”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边塞之地的孤独与寂寞,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
第三、四句“急急能鸣雁,轻轻不下鸥”,则通过描写鸟儿在高空飞翔的情形,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鸿雁在天际疾飞,不肯降落于塘鹅之中,既映衬出边塞之地的荒凉,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傲与不羁。
最后两句“彝陵春色起,渐拟放扁舟”,则是对即将到来的春天和准备出去游览的憧憬。这里的“彝陵”可能指的是特定的地名,也有可能是泛指某种山川之地。而“放扁舟”则意味着诗人希望在自然中找到一种自由自在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细腻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美好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