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径惊林泉,知有高人址
出处:《晓同叔直出寺拂读朱菊水所携谭友夏岳记》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登径惊林泉,知有高人址。
昨宵话霜月,寒河固盈耳。
星光问吟啸,松根想屐齿。
是日青天高,一石映绿峙。
朝暾不敢惜,白光满蘋芷。
夏子发笑言,循池累径此。
似有神护蔽,珍重以需子。
遥秀岂敢蒙,道孤无出美。
勉以答古人,双影恋流水。
昨宵话霜月,寒河固盈耳。
星光问吟啸,松根想屐齿。
是日青天高,一石映绿峙。
朝暾不敢惜,白光满蘋芷。
夏子发笑言,循池累径此。
似有神护蔽,珍重以需子。
遥秀岂敢蒙,道孤无出美。
勉以答古人,双影恋流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寺小径的所见所感,以及与友人谭友夏、夏岳的相遇和交谈。首句“登径惊林泉”展现了诗人步入山林时的惊喜,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接着,“昨宵话霜月”回忆昨晚的月夜对话,寒意与明亮的月光交织。
诗人通过“星光问吟啸,松根想屐齿”表达了对友人深夜吟咏的想象,以及他们曾在松根下漫步的友情痕迹。白天,“是日青天高,一石映绿峙”描绘了晴空万里的景象,石头在翠绿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朝暾不敢惜,白光满蘋芷”写诗人珍惜早晨的阳光,照亮了周围的水草,显示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视。夏子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愉快,他们一同漫步池边小径,似乎有神灵庇佑,使得这段友谊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两句,“遥秀岂敢蒙,道孤无出美”表达了诗人谦逊的态度,认为自己的美德无法与友人的才情相比,而“勉以答古人,双影恋流水”则寓意着他们将友谊比作流水长流,共同追寻古人的精神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展现出明末清初文人墨客的风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