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吐岩头月,江涵水面星
出处:《虎丘即事》
宋 · 陈允平
西风剑佩轻,独立妙高亭。
山吐岩头月,江涵水面星。
石奔苍虎势,树结老龙形。
何处吹箫客,扁舟过洞庭。
山吐岩头月,江涵水面星。
石奔苍虎势,树结老龙形。
何处吹箫客,扁舟过洞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风:秋风。剑佩:佩戴的剑。
妙高亭:高雅的亭子。
山吐:山崖上冒出。
岩头月:山崖上的月亮。
江涵:江水包含。
水面星:水面的星星。
石奔:石头像奔跑。
苍虎势:苍虎的气势。
树结:树木形成。
老龙形:老龙的形状。
吹箫客:吹箫的客人。
扁舟:小船。
洞庭:洞庭湖。
翻译
秋风吹拂,剑佩轻摇,我独自站在高亭之上。山崖之上,月亮升起,江面泛起波光,星星倒映其中。
石头仿佛奔跑的苍虎,树木形状如老龙盘旋。
哪位吹箫的旅人,在这扁舟上穿过洞庭湖的水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允平的《虎丘即事》,描绘了秋天夜晚在虎丘山上的景象。"西风剑佩轻"一句,通过"西风"和"剑佩"的意象,暗示了诗人独自一人,衣带飘逸,显得潇洒自在。"独立妙高亭"则写出诗人站在高亭之上,俯瞰四周景色。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山巅吐露出明亮的月光,如同岩头明珠;江面倒映着星星,仿佛星河落入其中。"石奔苍虎势"运用比喻,形象地刻画出山石的形态,犹如猛虎下山;"树结老龙形"则描绘树木在月光下如龙盘曲,富有动态感。
最后两句"何处吹箫客,扁舟过洞庭",诗人想象有位吹箫的行者驾着小舟在洞庭湖上悠然经过,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也暗含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借自然之景表达诗人的心境,既有个人的孤独闲适,又有对超脱尘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