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行亦奇事,突兀肯相供
出处:《岭上见大江及匡庐诸峰》
宋 · 项安世
背立梧桐岭,面对匡庐峰。
江流过其下,渺渺去朝宗。
万山左右卫,如阵复如墉。
壮哉天地间,伟观人所钟。
自有此山来,来往尝憧憧。
岂是千载人,无有此心胸。
定应出圣宅,山鬼閟其踪。
兹行亦奇事,突兀肯相供。
多言恐怒我,急下扶吾筇。
江流过其下,渺渺去朝宗。
万山左右卫,如阵复如墉。
壮哉天地间,伟观人所钟。
自有此山来,来往尝憧憧。
岂是千载人,无有此心胸。
定应出圣宅,山鬼閟其踪。
兹行亦奇事,突兀肯相供。
多言恐怒我,急下扶吾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背立:背对。梧桐岭:地名,可能指有梧桐树的山岭。
匡庐峰:指庐山。
渺渺:形容水流浩渺。
朝宗:古代比喻臣子朝拜君主,此处指江水汇入大海。
万山:众多的山。
圣宅:圣贤的居所。
閟:隐藏。
兹行:这次行程。
突兀:高耸突兀。
翻译
背靠着梧桐岭,眼前是庐山峰。江水从它脚下流过,浩渺而去朝向大海。
四周群山环绕,像阵势又似城墙。
天地之间何等壮观,这是人们所向往的景象。
自从这山存在以来,人们常怀着向往之情。
难道只有千年之人,才有这样的胸怀吗?
这里必定是圣贤的居所,山精隐藏其踪迹。
这次行程实属奇遇,高耸的山峰愿意接纳我。
怕说得太多会惹恼你,赶紧扶我这竹杖下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梧桐岭上,眼前是庐山的雄伟景象。他背对着岭,面对着匡庐峰,感受到江水浩荡流过,仿佛向远方的海洋归宗。周围的群山环绕,如同壁垒森严,展现出天地间的壮丽与威严。诗人感叹,自匡庐山以来,无数人被其壮美吸引,心中充满向往。他认为,这样的山水之间定然孕育过圣贤,只是他们的踪迹已被山鬼隐秘。这次的行程能亲眼目睹如此奇景,实属难得,但诗人也意识到言多必失,于是急忙下山,持杖而行,以免冒犯山灵。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自然的雄浑与人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