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去寻芳草,客来看落花
出处:《游长干留寄聪公》
宋 · 张弋
僧去寻芳草,客来看落花。
就斋槃乞菜,借水鼎煎茶。
日炙春无色,风吹天有沙。
欲回成再住,此意问林鸦。
就斋槃乞菜,借水鼎煎茶。
日炙春无色,风吹天有沙。
欲回成再住,此意问林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僧去:僧人离开。寻芳草:寻找美丽的花草。
客来:客人到来。
看落花:观赏凋零的花朵。
就斋槃:在斋堂前。
乞菜:请求一些蔬菜。
水鼎:水壶。
煎茶:煮茶。
日炙:阳光强烈照射。
春无色:春天失去了生机。
风吹天有沙:风中带有沙尘。
欲回:想要回头。
成再住:再次停留。
此意:他的心意。
问林鸦:向林中的乌鸦询问。
翻译
僧人离去寻找芳草,客人来访欣赏落花。他在斋堂边讨要蔬菜,借用水壶来煮茶。
阳光晒得春天失去了色彩,风中夹杂着沙粒。
他想停留更久,向林中的乌鸦询问心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春日的长干(今江苏镇江一带)所见所感。首句“僧去寻芳草”表现出春天到来,花开草盛,连僧人也要出去寻找美丽的景色;第二句“客来看落花”则描写游子自己作为远方来的客人,特意来此观赏那些已经凋零的花瓣。第三句“就斋槃乞菜,借水鼎煎茶”说明在这样的季节里,即使是出家人也会为了生活而乞讨蔬菜,并用简陋的锅具来煎制清淡的茶饮。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僧人的平和与游子的飘零。
第四句“日炙春无色”表达了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即使是春天也变得没有了鲜明的颜色,这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感慨。紧接着,“风吹天有沙”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春日里微妙的景致,即便是清新的空气中,也夹杂着细小的尘埃。
最后两句“欲回成再住,此意问林鸦”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他在询问那林间的乌鸦,是否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重返平淡而宁静的生活。这里,“林鸦”既是自然界的声音,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安稳生活的渴求。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世事无常以及个人隐逸理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