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字初成春有信,烟鬟空好雨无踪
出处:《效李白湘中体》
宋 · 释德洪
夕光江摇鱼尾红,何处扁舟开晚篷。
雁字初成春有信,烟鬟空好雨无踪。
荒寒数苇橘洲岸,领略半窗湘寺钟。
浦口行人已争渡,林下归僧欣一逢。
雁字初成春有信,烟鬟空好雨无踪。
荒寒数苇橘洲岸,领略半窗湘寺钟。
浦口行人已争渡,林下归僧欣一逢。
鉴赏
这首诗以夕阳下的江面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夕光江摇鱼尾红”以夕阳映照江面,鱼儿跃出水面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温暖而柔和的氛围。接着,“何处扁舟开晚篷”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处,想象着一艘小船在黄昏时分缓缓驶出,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期待。
“雁字初成春有信”一句,借雁群排列成字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烟鬟空好雨无踪”则通过描写烟雾缭绕的山峦和雨后的痕迹消失,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略带忧伤的意境。
下半部分转而描绘了自然环境中的荒寒与静谧,如“荒寒数苇橘洲岸”,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片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紧接着,“领略半窗湘寺钟”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寺庙,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浦口行人已争渡,林下归僧欣一逢”描绘了渡口繁忙与僧人归来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人间的忙碌与喧嚣,也突出了精神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美与心灵纯净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