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祖逖愿兴晋,蹈海仲连羞帝秦
出处:《二砺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钧天梦冷紫宸春,臣子衔哀社稷屯。
一缕血忱开白日,两篇心誓哭苍旻。
渡江祖逖愿兴晋,蹈海仲连羞帝秦。
回首故都宫阙恨,满山秋色正愁人。
一缕血忱开白日,两篇心誓哭苍旻。
渡江祖逖愿兴晋,蹈海仲连羞帝秦。
回首故都宫阙恨,满山秋色正愁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二砺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与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
首句“钧天梦冷紫宸春”,以“钧天”象征理想中的盛世,而“冷”字则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以及诗人内心的悲凉。“紫宸春”则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祥和美好的景象,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的痛心。
“臣子衔哀社稷屯”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作为臣子的哀伤之情,以及对国家危难的深切忧虑。“社稷屯”形象地描绘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
接下来,“一缕血忱开白日”一句,以“血忱”形容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即使在艰难困苦中,这份情感依然炽热如火,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开白日”则象征着光明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两篇心誓哭苍旻”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通过“心誓”表达出对国家的忠诚与承诺,即使面对天公不佑,也要坚守信念,为国捐躯。“哭苍旻”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哀叹与无奈。
“渡江祖逖愿兴晋,蹈海仲连羞帝秦”两句,分别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个典故,祖逖渡江誓师北伐,立志恢复晋朝;而方仲连则因不愿侍奉秦王,选择蹈海自尽。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复兴的渴望与决心,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权者的讽刺与不满。
最后,“回首故都宫阙恨,满山秋色正愁人”两句,将视角转向个人的情感世界,诗人回望曾经繁华的故都,心中充满了遗憾与痛苦。而此时正值秋色满山,一片萧瑟,这不仅是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愁绪的外化,表达了对国家衰败、个人命运无常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民族精神的崇高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