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难副实,造化忌取贪
出处:《河东请告归涂咏怀》
明 · 毕自严
行年四十六,通籍念复三。
自揣无寸补,滥竽至藩参。
驰驱南北遍,世味短长谙。
况兼愁病侵,久已万虑澹。
双九不我待,五斗安足淹。
盛名难副实,造化忌取贪。
一朝仗慧剑,抉破蚤抽簪。
从兹事南亩,优游老岩嵁。
积书富万卷,俯仰恣幽探。
此身轻蝉翼,苦去乃得甘。
止足远殆辱,汉代有高谈。
进退当自决,任人笑予憨。
自揣无寸补,滥竽至藩参。
驰驱南北遍,世味短长谙。
况兼愁病侵,久已万虑澹。
双九不我待,五斗安足淹。
盛名难副实,造化忌取贪。
一朝仗慧剑,抉破蚤抽簪。
从兹事南亩,优游老岩嵁。
积书富万卷,俯仰恣幽探。
此身轻蝉翼,苦去乃得甘。
止足远殆辱,汉代有高谈。
进退当自决,任人笑予憨。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毕自严所作的《河东请告归涂咏怀》。毕自严在诗中回顾了自己四十六岁通籍为官以来的经历,感叹世态炎凉,个人才能与官场地位的不匹配,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首句“行年四十六,通籍念复三”描绘了诗人步入官场的年龄和经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接下来,“自揣无寸补,滥竽至藩参”则流露出对自己官职与能力不符的自省,形象地比喻自己如同滥竽充数之人,难以真正有所贡献。
“驰驱南北遍,世味短长谙”描述了诗人广泛游历各地,体验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接着,“况兼愁病侵,久已万虑澹”表明长期的劳碌和疾病让诗人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内心逐渐平静下来。
“双九不我待,五斗安足淹”借用典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漠。诗人意识到盛名与实际能力不符,自然规律不喜贪婪,因此决定“一朝仗慧剑,抉破蚤抽簪”,即通过智慧之剑斩断束缚,毅然辞官归隐。
归隐后,“从兹事南亩,优游老岩嵁”描绘了诗人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景,享受宁静与自由。他积累丰富的书籍,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以轻松的心态面对生活,认识到“此身轻蝉翼,苦去乃得甘”的道理——只有摆脱烦恼,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
最后,“止足远殆辱,汉代有高谈”引用历史典故,强调知足常乐的重要性,并以汉代高谈阔论的智者为例,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进退选择,不必在意别人的嘲笑或误解。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官场生涯的反思,也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