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
出处:《永思堂为刘廷宾赋》
明 · 张宁
哀门历多故,生当元宋间。
高曾及祖考,累世事更迁。
风尘浩无际,兵车日豗喧。
羁危不自保,趋走恒穷年。
丧乱忽已平,营业亦周旋。
欢娱不经目,忧伤閟重泉。
昔常念寒燠,高居复华裀。
弱息久穷嫠,儿女日以殷。
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
湍流一解手,宗祀付沈渊。
于焉涉艰阻,乃欲遗曾玄。
胡为祔祫馀,双亲中道捐。
远慕已无日,近哭悲终天。
沧波渺东注,白日中霄悬。
悠悠穹壤间,遐感何时諠。
高曾及祖考,累世事更迁。
风尘浩无际,兵车日豗喧。
羁危不自保,趋走恒穷年。
丧乱忽已平,营业亦周旋。
欢娱不经目,忧伤閟重泉。
昔常念寒燠,高居复华裀。
弱息久穷嫠,儿女日以殷。
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
湍流一解手,宗祀付沈渊。
于焉涉艰阻,乃欲遗曾玄。
胡为祔祫馀,双亲中道捐。
远慕已无日,近哭悲终天。
沧波渺东注,白日中霄悬。
悠悠穹壤间,遐感何时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永思堂为刘廷宾赋》,通过描绘一个家庭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展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
诗中开篇“哀门历多故”,便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表达了对过去岁月中种种不幸的哀叹。接着,“生当元宋间”一句,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了动荡的时代背景。随后,诗人描述了家族几代人经历的变迁与动荡,以及战争带来的浩劫与喧嚣,表现了人民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
“羁危不自保,趋走恒穷年”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战乱中四处奔波、难以自保的生活状态。接下来,“丧乱忽已平,营业亦周旋”转折,似乎预示着战乱结束,人们开始恢复正常生活。然而,“欢娱不经目,忧伤閟重泉”两句,揭示了即使生活恢复平静,但过去的痛苦记忆仍深深埋藏在心底,无法轻易释怀。
诗人回忆起过去对寒冷与温暖的关注,以及家中奢华的居住环境,与现在家境贫困、儿女众多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缅怀颠沛时,门户朽索缘。湍流一解手,宗祀付沈渊”几句,更是将个人命运与家族兴衰紧密相连,强调了在动荡年代中,个人与家族的脆弱与无助。
最后,“于焉涉艰阻,乃欲遗曾玄。胡为祔祫馀,双亲中道捐。远慕已无日,近哭悲终天。沧波渺东注,白日中霄悬。悠悠穹壤间,遐感何时諠。”诗人表达了对失去双亲的悲痛之情,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思考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