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萝径上矶头山,万顷江湖波浩渺
出处:《湖口阻风登江矶山观涛》
元 · 吴澄
狂风吹人浑欲倒,瑟瑟寒声动秋草。
扪萝径上矶头山,万顷江湖波浩渺。
怒鳞云鬣奔腾来,眩目快心千样好。
向曾观海难为观,回首匡庐青未了。
玄云作帽深蒙头,五老藏昂元不老。
何时月夜水镜净,漭荡澄虚纳苍昊。
著我峰尖伴老人,坐看海东红日杲。
扪萝径上矶头山,万顷江湖波浩渺。
怒鳞云鬣奔腾来,眩目快心千样好。
向曾观海难为观,回首匡庐青未了。
玄云作帽深蒙头,五老藏昂元不老。
何时月夜水镜净,漭荡澄虚纳苍昊。
著我峰尖伴老人,坐看海东红日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湖口大风阻隔,登临江矶山,观赏汹涌波涛的壮丽景象。开篇以“狂风吹人浑欲倒”描绘出风势之猛,紧接着“瑟瑟寒声动秋草”则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渲染出一种凄冷而壮阔的氛围。诗人沿着藤蔓攀爬至山顶,眼前的万顷江湖波涛浩渺,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怒鳞云鬣奔腾来,眩目快心千样好”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波涛比作怒鳞云鬣,生动地描绘出波涛翻滚、气势磅礴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接下来,“向曾观海难为观,回首匡庐青未了”两句,诗人感叹即便是曾经见过大海的壮观,此刻眼前的景色也足以让他感到震撼,同时对远处的匡庐(庐山)美景念念不忘。
“玄云作帽深蒙头,五老藏昂元不老”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是云雾为山峰戴上帽子,而五老峰(庐山五老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展现出山的神秘与永恒。最后,“何时月夜水镜净,漭荡澄虚纳苍昊。著我峰尖伴老人,坐看海东红日杲”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想象着在月光下的湖面如同明镜一般清澈,容纳着整个天空的苍茫。他希望自己能长久地陪伴在这座山峰之上,静候东方升起的红日,象征着新的一天和新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壮丽景色的赞叹,也有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