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庶都缘有若无,宁论刍狗矧蘧庐
出处:《书颜子传后》
宋 · 薛季宣
几庶都缘有若无,宁论刍狗矧蘧庐。
要须非复周公梦,而亦何为子夏书。
行苇至仁均草木,中孚大信洽豚鱼。
穷神至命知奚事,不远周流意六虚。
要须非复周公梦,而亦何为子夏书。
行苇至仁均草木,中孚大信洽豚鱼。
穷神至命知奚事,不远周流意六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薛季宣所作的《书颜子传后》。诗人以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探讨了人生、道德与宇宙的关系。
首联“几庶都缘有若无,宁论刍狗矧蘧庐”以“有若无”的哲学思考开篇,暗示人生的虚幻与短暂,不拘泥于物质的束缚,引出对精神追求的重视。接着“宁论刍狗矧蘧庐”则进一步强调,不应将生活简化为简单的存在或不存在,而应追求更深层次的意义。
颔联“要须非复周公梦,而亦何为子夏书”借用典故,表达了对传统道德观念的反思,认为不应仅仅遵循古人之梦或书中的教条,而应有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体现了一种创新与独立思考的精神。
颈联“行苇至仁均草木,中孚大信洽豚鱼”运用自然界的例子,阐述了仁爱与诚信的重要性,认为仁慈与诚信不仅适用于人类,也应扩展到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之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的理念。
尾联“穷神至命知奚事,不远周流意六虚”则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运行规律,提出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追问,以及对宇宙万物流转的理解,体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和对生命价值的深思熟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宇宙关系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