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
出处:《丁未十月见梅一点》
宋 · 陈淳
清清一点玉,枯枝绝鲜鲜。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
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
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
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
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清清:形容光亮清澈。玉:比喻光亮纯洁。
鲜鲜:鲜明、引人注目。
历历:清晰可见。
霜林:经霜的树林。
妍:美丽。
哲君子:智慧而品德高尚的人。
群蒙:众人,大众。
揭之:揭开,展示。
几案:桌案。
洒然:清爽,舒适。
翻译
清澈如玉的一点光亮,枯枝上显得格外鲜明。清晰地映照着霜林中的奇异景象,从未见过如此美丽。
它如同高雅的智者,总能先于众人察觉事物。
把它放在桌案之上,令我内心感到清爽舒畅。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丁未十月见梅一点》,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见到梅花独开的画面。"清清一点玉",将初绽的梅花比作清澈的美玉,形象地展现了其纯洁和娇嫩。"枯枝绝鲜鲜",通过对比枯枝与新花,突出了梅花在荒寒季节中的生机与活力。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霜林中的独特之美,它的出现仿佛是一种奇迹,令人惊叹。"雅如哲君子",诗人又将梅花比喻为高雅的君子,暗示其品格高尚,超凡脱俗。"觉在群蒙先",表达了梅花在万物尚未苏醒时就独自绽放,引领着春天的到来。
最后两句"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诗人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看到这梅花,心中顿感清爽舒畅,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致描绘,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赞美以及对坚韧生命力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