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全文

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

出处:《达哉乐天行
唐 · 白居易
达哉达哉白乐天,分司东都十三年
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
或伴游客春行乐,或随山僧夜坐禅。
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
庖童朝告盐米尽,侍婢暮诉衣裳穿。
妻孥不悦甥侄闷,而我醉卧方陶然。
起来与尔画生计,薄产处置有后先。
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都五顷田。
然后兼卖所居宅,髣髴获缗二三千。
半与尔充衣食费,半与吾供酒肉钱。
吾今已年七十一,眼昏须白头风眩。
但恐此钱用不尽,即先朝露归夜泉。
未归且住亦不恶,饥餐乐饮安稳眠。
死生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

拼音版原文

zāizāibáitiānfēndōngdōushísānnián

xúncáimǎnguānguàbànbànchēxiānxuán

huòbànyóuchūnxínghuòsuíshānsēngzuòchán

èrniánwàngquèwènjiāshìméntíngduōcǎochúshǎoyān

páotóngcháogàoyánjìnshìshang穿chuān

yuèshēngzhímēnérzuìfāngtáorán

láiěrhuàshēngbáochǎnchùzhìyǒuhòuxiān

xiānmàinánfāngshíyuánmàidōngdōuqǐngtián

ránhòujiānmàisuǒzhái仿fǎnghuòmínèrsānqiān

bàněrchōngshífèibàngòngjiǔròuqián

jīnniánshíyǎnhūnbáitóufēngxuàn

dànkǒngqiányòngjìnxiāncháoguīquán

wèiguīqiězhùècānyǐnānwěnmián

shēngzāizāibáitiān

注释

达哉:形容人的胸怀宽广,豁达开朗。
分司:唐代官员的一种兼职,指在京城以外的地方任职。
冠已挂:古代官员退休称为‘挂冠’,这里指辞官。
半禄:俸禄的一半。
车先悬:马车不再使用,象征地位的降低。
伴游客:陪伴朋友游玩。
坐禅:佛教修行方式,静坐冥想。
庖童:厨房的小工。
妻孥:妻子和儿女。
尔:你,你们。
髣髴:大约,大概。
缗:古代穿铜钱的绳子,这里代指钱财。
夜泉:比喻死亡,泉下。
不恶:不错,尚可。

翻译

白居易啊白居易,你在洛阳任职已经十三年。
七十岁刚过就辞官了,俸禄还没领完马车已不再用。
有时陪伴客人春游享乐,有时跟随山僧夜晚静坐禅修。
两年来忘记了询问家中的事,门口长满杂草厨房少有炊烟。
厨子早上报告盐米已尽,侍女傍晚诉说衣物破损。
妻子儿女不开心,外甥侄子也闷闷不乐,而我却醉卧在床,悠然自得。
醒来后与你们商量生计,把财产分配有先后。
先卖掉南坊的十亩园地,再卖出东都的五顷田地。
接着连同居住的房子一起卖,大概能得二三千缗钱。
一半给你们作为衣食费用,一半给我买酒肉享用。
我现在已经七十一岁,眼花须白,头风病使我眩晕。
只怕这些钱还没用完,我就如朝露般归于黄泉。
若还未离开人世,暂且住下也不错,吃饱喝足,安然入眠。
生死无足轻重,看开点,看开点,这就是白居易的人生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以及面对现实困境时的豁达态度。诗中“达哉达哉白乐天”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精神状态感到满足和快乐。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隐逸生活,诗人展示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追求。

诗中的细节,如“七旬才满冠已挂,半禄未及车先悬”,描绘出诗人年轻时就有超脱世俗之志,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功名利禄。"二年忘却问家事,门庭多草厨少烟"则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他对家庭琐事并不挂心,反而是家中的经济状况让人忧虑。

在面对生活的困顿时,诗人并未感到绝望,而是通过变卖资产来应对,"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都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等句节,显示了他处理现实问题的实际态度。

最后,“吾今已年七十一,眼昏须白头风眩”表明诗人虽然年迈,但内心依旧坚守着自己的生活哲学,而“死生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则是对生命无常的超然与接受。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他面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以及对自由生活方式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