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出处:《后出塞五首 其五》
唐 · 杜甫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
注释
我本:我本来。良家子:出身良好人家。
出师:从军。
亦多门:途径也很多。
将骄:将领骄傲。
益愁思:更加增添忧虑。
身贵:地位显赫。
不足论:不值一提。
跃马:驰骋战马。
二十年:长达二十年。
恐辜:恐怕辜负。
明主恩:明主的恩德。
幽州骑:幽州的骑兵。
河洛昏:河洛地区混乱。
中夜:深夜。
间道归:秘密返回。
故里:故乡。
但空村:只剩下空村。
恶名:恶名。
脱免:摆脱。
穷老:贫穷的老者。
无儿孙:没有子孙。
翻译
我本来出自良家,从军也有多种途径。将领骄傲只会增加忧虑,地位显赫并不值得谈论。
驰骋疆场已有二十年,唯恐辜负了明主的深恩。
眼睁睁看着幽州的骑兵,他们长驱直入,使河洛地区陷入黑暗。
深夜里我返回家乡,却发现故乡只剩空荡荡的村庄。
幸好能摆脱恶名,但年老贫穷,没有子孙后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属于《后出塞五首》的第五首。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开篇便表明自己出身于良好家庭,并且接受过多方面的教育,这是诗人自豪之处,显示出一种文化自信和家族背景。
“将骄益愁思,身贵不足论。”这里,“将骄”指的是即将到来的荣耀或地位,而“益愁思”则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诗人认为尽管个人可能会获得高的地位,但这种“身贵”并不能完全掩盖内心的忧虑。
“跃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这句话描绘出诗人长期从军生活的艰辛,以及对君主恩泽的感念和担忧。“跃马”形象生动,表现了军旅生活的艰难和频繁的征战。
“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诗人在这里描述了一种战争场景,“坐见幽州骑”意味着目睹着来自幽州(今北京一带)的士兵,而“长驱河洛昏”则描绘出军队行进至黄河和洛水之间的广阔区域,天色已晚,战争氛围浓厚。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诗人在深夜时分踏上归乡之路,但却发现自己的家园已经变得冷清和荒凉,这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个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悲哀。尽管他避免了不好的名声,但却在贫困中度过了晚年,而且没有子孙可以依靠,这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流离失所和个人的命运变化,展现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以及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