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禁令人类疾病,新闻向汝重咿嚘
出处:《归到》
宋 · 晁说之
归到故庐同逆旅,人生本自怕牢愁。
雨声岂有京华态,羁思仍多澧浦秋。
久禁令人类疾病,新闻向汝重咿嚘。
顾无道义论轻重,何处王公门可游。
雨声岂有京华态,羁思仍多澧浦秋。
久禁令人类疾病,新闻向汝重咿嚘。
顾无道义论轻重,何处王公门可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故庐:故乡的房屋。逆旅:旅舍,比喻人生的漂泊。
牢愁:长期的忧虑或愁苦。
京华:京城,这里指繁华的都城。
羁思:羁旅的思念。
澧浦:澧水边,地名。
久禁:长时间的禁锢。
疾病:比喻困苦或困境。
新闻:新近的消息。
王公门:权贵之家。
翻译
回到故乡就像旅馆客,人生本就畏惧长久的忧愁。雨声哪有京城的繁华气息,羁旅的思绪在澧水边的秋天更加浓厚。
长久被禁锢的人类,疾病缠身,我向你诉说新的消息,声音沉重。
既然没有道义来衡量轻重,那么何处才是可以游走的权贵之门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为《归到》。诗中表达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的心情,感到如同身处异乡,人生的漂泊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归到故庐同逆旅"一句,以归家却如同旅人般,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接着,诗人通过"雨声岂有京华态,羁思仍多澧浦秋",将京城繁华与眼前凄清的秋景对比,强化了羁旅之苦和对远方京都生活的怀念。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在长期的禁令下,人们生活困苦,疾病频发,他向读者倾诉这些不幸的消息,语气沉重。最后两句"顾无道义论轻重,何处王公门可游",透露出诗人在道德层面上的无奈和对有权势者的期待,希望能得到公正对待,找到一个可以施展抱负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