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惭定省多疏阔,守道安贫即是亲
出处:《寄西弟六首 其三》
宋 · 刘黻
千里家山入梦频,又封书尺寄行人。
未惭定省多疏阔,守道安贫即是亲。
未惭定省多疏阔,守道安贫即是亲。
注释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家山:故乡的山川。
入梦频:频繁出现在梦中。
封书尺:写信。
行人:远行的人。
未惭:不感到惭愧。
定省:早晚的问候和自我反省。
疏阔:疏于问候。
守道:坚守正道。
安贫:安于贫困。
即是亲:就是真正的亲近。
翻译
梦中常常出现千里之外的家乡山水,又写信给远行的人。虽然日常起居简朴,少有问候,但我不以此为羞愧,坚守道义,安于贫穷,这就是真正的亲近。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和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怀念之作。诗人通过“千里家山入梦频”一句,传递了作者对于远方家乡的频繁梦想,这种梦境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他又“封书尺寄行人”,这是古代人们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愿望。
“未惭定省多疏阔”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现状的不满,但并没有感到羞愧或自责。"定省"通常指的是官员在外地任职时对家乡的思念,而“多疏阔”则形容这种思念之情因为距离和时间而变得更加淡薄。诗人通过这句话,反映了自己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最后,“守道安贫即是亲”一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条件的精神追求。在这里,“守道”意味着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而“安贫”则是对这种坚守带来的平静接受。诗人认为,只要内心保持纯净和宁静,就能与亲人或志同道合之人保持一种精神上的亲近。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怀念、现实的不满以及精神追求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