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髓鸾膏浑费尽,看调玉烛咏明哉
出处:《馆课灯市八韵》
明 · 于慎行
燕市风光傍帝台,上元灯火欲重开。
五城绣箔连云起,九陌笙歌动地来。
翡翠妆成花下翥,芙蓉擎出日边栽。
雕鞍马上迷芳草,锦瑟楼中醉落梅。
遥见银花随月合,不教玉漏逐人催。
九天乍转迎春仗,三殿行传上寿杯。
豹髓鸾膏浑费尽,看调玉烛咏明哉。
五城绣箔连云起,九陌笙歌动地来。
翡翠妆成花下翥,芙蓉擎出日边栽。
雕鞍马上迷芳草,锦瑟楼中醉落梅。
遥见银花随月合,不教玉漏逐人催。
九天乍转迎春仗,三殿行传上寿杯。
豹髓鸾膏浑费尽,看调玉烛咏明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上元节(元宵节)京城燕市的繁华景象。诗人于慎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美丽。
首联“燕市风光傍帝台,上元灯火欲重开”点明地点和时间,燕市的风光靠近皇宫,上元节的灯火即将再次点亮,预示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颔联“五城绣箔连云起,九陌笙歌动地来”描绘了节日的盛况,五座城市的装饰物如云般升起,九条大街上音乐声震天响,生动展现了节日的热闹场面。
颈联“翡翠妆成花下翥,芙蓉擎出日边栽”运用比喻手法,翡翠般的装饰物在花丛中飞翔,芙蓉则像是从日边栽种而出,形象地描绘了节日装饰的精美与生机。
尾联“雕鞍马上迷芳草,锦瑟楼中醉落梅”描绘了人们在节日中的欢乐场景,骑马的人迷失在芳草之中,楼中的人们在欣赏梅花时沉醉其中,体现了节日的愉悦与浪漫。
最后两联“遥见银花随月合,不教玉漏逐人催”“九天乍转迎春仗,三殿行传上寿杯”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气氛,远处的银花随着月亮合拢,时间仿佛被控制,不催促人们结束欢聚。九天之上,春日的仪仗队开始行进,三殿内传出了庆祝长寿的酒杯声,表达了对春天和长寿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明朝上元节燕市的繁华与欢乐,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