皤皤六十翁,碌碌三男子
出处:《送长儿槃赴金陵典斛 其一》
宋 · 吴泳
皤皤六十翁,碌碌三男子。
阿柴冠尚痴,阿㭲晬欲死。
槃也年未彊,早为贫出仕。
家庭所训诲,仕亦当念此。
敬则能莅官,敏则能决事。
事长如严师,择交必端士。
僮亦人子耳,勿以盛气使。
只效龙伯高,芳名播青史。
阿柴冠尚痴,阿㭲晬欲死。
槃也年未彊,早为贫出仕。
家庭所训诲,仕亦当念此。
敬则能莅官,敏则能决事。
事长如严师,择交必端士。
僮亦人子耳,勿以盛气使。
只效龙伯高,芳名播青史。
注释
皤皤:形容老人白发苍苍。翁:老人。
碌碌:忙碌的样子。
男子:儿子。
阿柴:可能指人物名字。
冠:帽子。
痴:痴傻。
阿㭲:又一个可能的人物名字。
晬:病重。
槃也:槃可能是人名。
彊:强壮。
贫:贫穷。
出仕:步入仕途。
家庭:家庭。
训诲:教导。
敬:恭敬。
莅官:担任官职。
敏:敏捷。
决事:处理事情。
事长:侍奉长辈。
严师:严格的老师。
择交:选择朋友。
端士:正直的人。
僮:仆童。
盛气:傲慢的态度。
龙伯高:历史上有德行的人。
芳名:美好的名声。
播:流传。
青史:史册。
翻译
一位六旬老翁,三个忙碌的儿子。阿柴头戴痴傻帽,阿㭲孩子病得要命。
槃也年纪还不大,因贫困早早踏入仕途。
牢记家教的训诫,做官也要想到这些。
恭敬才能胜任官职,敏捷才能处理事务。
对待长辈如同严师,交友定要选正直之人。
仆童也是人家的孩子,别用傲慢相待。
只学龙伯高那样的人,让美名流传青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六十岁的老翁和三个年轻男子的景象,他们都在忙碌着某些事情。其中,"阿柴冠尚痴"一句,表达出对年轻时光的留恋不舍;而"阿㭲晬欲死"则透露出一种生命力消退和对于死亡的无奈接受。
诗人自述自己年纪尚轻就步入仕途,家庭的教诲仍然铭记在心。这里传达了对敬业精神的重视,以及处理事情时应有的决断能力。"事长如严师"一句,强调了经验和知识积累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而"择交必端士"则提醒读者选择朋友时应追求品德高尚。
接下来的"僮亦人子耳,勿以盛气使"表达出对待仆从态度的谆嘱,不应该因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而对他们颐指气使。最后,诗人鼓励长子要效仿古代名士龙伯高,以德行和美好的名字流传后世。
这首诗通过对父子之间教诲和期望的描绘,展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家庭教育、个人修养以及品格培育的传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