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何妨行乐频,万双白璧不赊春
出处:《兴宗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
宋 · 司马光
胜地何妨行乐频,万双白璧不赊春。
腊醅已老久未压,杨柳青青不待人。
腊醅已老久未压,杨柳青青不待人。
注释
胜地:美丽的风景名胜区。何妨:不妨,何必要拘泥。
行乐:游玩、享乐。
频:频繁,常常。
万双:极言数量多。
白璧:白色的美玉,这里比喻美酒。
不赊:无法用财物交换或赊欠。
春:春天,象征美好的时光。
腊醅:腊月酿制的酒。
已老:已经陈年。
久未压:长时间没有榨取新酒。
压:榨取新酒。
杨柳:春天的杨柳,象征生机。
青青:形容柳树颜色翠绿。
不待人:不会等待人来欣赏。
翻译
美景何妨常常享受,纵有千双美酒也换不来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兴宗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诗人在此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表达对友人的邀游之意,并借景物寄寓情感。
"胜地何妨行乐频,万双白璧不赊春。"
这两句写的是在美好的地方,应该多次前往享受其中的乐趣。这里的“胜地”指的是风景秀丽的地方,“何妨”意味着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去享受的意思。“万双白璧”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繁花似雪的景致,“不赊春”则表达了一种珍惜光阴、尽情享受春天美好的情感。
"腊醅已老久未压,杨柳青青不待人。"
这两句诗描绘的是时序流转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腊醅”指的是冬末春初的酒,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已经陈化,“已老”则强调了时间的推移。“久未压”意味着这酒一直没有被打开品尝。“杨柳青青不待人”则是说杨柳树在自然界中自行繁盛,不需要等待人的照料或关注,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顺其自然的情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