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独挥羁客泪,八年三见抱弓号
出处:《重阳贻韩孟郁》
明 · 李孙宸
重阳几度罢登高,此日楼头望转劳。
万里独挥羁客泪,八年三见抱弓号。
愁看塞雁横烟戍,懒采篱花混野蒿。
正忆悲秋词赋客,肯因摇落废持螯。
万里独挥羁客泪,八年三见抱弓号。
愁看塞雁横烟戍,懒采篱花混野蒿。
正忆悲秋词赋客,肯因摇落废持螯。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在重阳节时所作,名为《重阳贻韩孟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离别和故人思念的感慨。
首联“重阳几度罢登高,此日楼头望转劳”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高楼之上眺望远方的情景,重阳节已过多次,但今日的眺望却更加劳心费神。这里通过“几度”与“此日”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沉重。
颔联“万里独挥羁客泪,八年三见抱弓号”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哀伤。诗人远离家乡,漂泊在外,每逢佳节倍思亲,泪水不禁滑落。八年之中,三次见到手持弓箭的人,这既是对外在世界的描绘,也是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诗人对战争或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忧虑。
颈联“愁看塞雁横烟戍,懒采篱花混野蒿”则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诗人内心的愁绪与懒散。塞外的大雁横越烟雾弥漫的边关,象征着迁徙与离散;而篱笆旁的野花与杂草相混,既是对自然界的描写,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与逃避。
尾联“正忆悲秋词赋客,肯因摇落废持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他回忆起那些能以词赋抒发情感的文人,即使面对秋天的衰败,也不愿放弃享受生活,如持螯品蟹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代变迁以及对友情、自然的深刻感悟,具有浓郁的个人色彩和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