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尝玉皇碧琳腴,不醉长安市上酤
宋 · 张耒
曾尝玉皇碧琳腴,不醉长安市上酤。
饮湿先生今已矣,啜醨留得与门徒。
饮湿先生今已矣,啜醨留得与门徒。
注释
玉皇:道教神话中的天帝,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仙界之酒。碧琳腴:形容美酒色泽翠绿且味道醇厚。
长安市上酤:长安(唐代都城,今西安)的市井酒肆。
饮湿先生:可能指代某位饮酒之人,‘饮湿’有豪饮之意。
啜醨:喝淡酒,这里暗指不再豪饮。
门徒:此处指跟随饮湿先生学习或亲近的人。
翻译
曾经品尝过玉皇赐予的美酒,那醇厚如同碧琳琼浆。在长安的市井中,却未能沉醉于那些普通的酒。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宴饮乐趣的诗歌。开篇“曾尝玉皇碧琳腴,不醉长安市上酤”两句,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在山中品酒之乐,远胜于长安街头的普通酒水。“玉皇碧琳腴”是指仙境中的美酒,这里用以形容山中自酿的醪酒,其清雅与高贵。"不醉"表明诗人虽饮而未醉,反映了他对品味生活的态度。
接着“饮湿先生今已矣,啜醨留得与门徒”两句,"饮湿先生"应指诗人自己,以轻松诙谐的口吻自称。"今已矣"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岁月匆匆之感。而“啜醨留得与门徒”则是说虽年华老去,但仍能与弟子们一同享受这份清酒,传承文化。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自酿美酒的赞叹,以及诗人与门徒间的欢聚时光,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愉悦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