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彻貂裘须护节,和侵毡屋莫穷杯
出处:《元日呈原叔给事唐卿谏议》
宋 · 王圭
欲晓东风拂面来,征骖初喜共春回。
九天应下阶庭拜,万蛰先惊汉地雷。
冷彻貂裘须护节,和侵毡屋莫穷杯。
出疆慷慨男儿事,未信霜颜便一摧。
九天应下阶庭拜,万蛰先惊汉地雷。
冷彻貂裘须护节,和侵毡屋莫穷杯。
出疆慷慨男儿事,未信霜颜便一摧。
注释
晓:黎明。征骖:远行的马匹。
九天:天空最高处,常用来形容天庭。
蛰:冬眠的动物。
貂裘:贵重的皮毛衣服。
节:节制,控制。
毡屋:用毡布建造的房屋,保暖性好。
慷慨:豪迈,大方。
霜颜:指容颜苍老。
翻译
黎明将至,东风轻拂面庞,远行的马匹初次感受到春天的归来。仿佛九天之上的神仙也要下凡,向人间庭院致敬,万物复苏,连汉地的冬眠生物也因春雷而惊醒。
寒冷刺骨,即使穿着貂皮大衣也要保持节制,室内温度适宜,但也不要贪杯过度。
出征边疆的壮志男儿,他们的事业充满豪情,不相信严寒会轻易摧垮他们的意志。
鉴赏
此诗描绘了新春佳节,诗人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化的细腻感受与深刻寄托。首句“欲晓东风拂面来”,表达了期待春天到来的情怀,东风是春天的使者,它的轻拂不仅唤醒大地,也唤醒人们对新生的渴望。紧接着,“征骖初喜共春回”则描绘出军旅生活中的人们在春节之际共同享受节日欢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和平时光的向往。
“九天应下阶庭拜”,这里的“九天”指的是帝王或高官,其下阶庭拜形象化地表达了对于权力者的尊崇与期待,这里的拜可能不仅是形式上的,更有求福祈祥之意。随后,“万蛰先惊汉地雷”则以自然界的变化来比喻人间的变迁,万蛰即成群结队的小虫类,它们在春天到来前夕的活跃象征着社会动荡与人民的不安。
“冷彻貂裘须护节”,此句写出了寒冷的气候和对温暖的渴望,“貂裘”是高贵而昂贵的皮衣,诗人强调了穿戴它来保暖的必要性,同时也隐喻着对于社会地位与安全感的追求。接着“和侵毡屋莫穷杯”,则是在这种寒冷中提倡适度的温馨生活,不必过分奢侈。
最后,“出疆慷慨男儿事”展现了诗人对于边塞将士们的关心与赞许,认为他们的事迹值得传颂。结尾“未信霜颜便一摧”,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感慨,即使是坚硬如霜雪的人生面貌,也会在岁月中逐渐削弱。
整首诗通过对春节气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安全与温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