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坐有谁同此意,白云空见渚禽还
出处:《赠惠政上人》
宋 · 寇准
寥寥长日掩松关,白首忘机古寺间。
香烬石房终晓讲,叶堆莎径忆秋山。
澄泉心地清无染,野鹤精神老更闲。
孤坐有谁同此意,白云空见渚禽还。
香烬石房终晓讲,叶堆莎径忆秋山。
澄泉心地清无染,野鹤精神老更闲。
孤坐有谁同此意,白云空见渚禽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寥寥:稀疏。长日:漫长的一天。
掩:隐藏。
松关:松林边的关隘。
白首:白发。
忘机:忘记世俗的心机。
古寺:古老的寺庙。
香烬:燃尽的香火。
石房:石砌的房间。
终晓:直到天亮。
讲:讲经。
叶堆:落叶堆积。
莎径:莎草小径。
秋山:秋天的山峦。
澄泉:清澈的泉水。
心地:心灵。
清无染:纯净无暇。
野鹤:野生的鹤。
精神:精神状态。
老更闲:年老后更加悠闲。
孤坐:独自坐着。
此意:这种心境。
白云:白云。
渚禽:水边的鸟。
翻译
漫长的日子隐藏在松林关卡,白发人忘却尘世机心,在古寺度过。直到拂晓,香烟袅袅的石室中仍有讲经声,落叶堆积的小径唤起我对秋山的记忆。
清澈的泉水洗涤心灵,没有丝毫污染,野鹤的精神愈发悠闲自在。
独自坐着,谁能理解这份心境?只有白云和归巢的水鸟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山中禅修生活的画面。首句“寥寥长日掩松关”写出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孤独与宁静,日长而寂寥,寺庙被松树环绕,显得格外清幽。次句“白首忘机古寺间”则点明了主人公年事已高,但沉浸于佛学之中,忘却世俗机心,生活简单纯粹。
第三句“香烬石房终晓讲”,通过“香烬”暗示僧人在清晨的禅堂里燃香听讲,直至香火燃尽,展现了僧人的专注和修行的虔诚。第四句“叶堆莎径忆秋山”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冷和僧人的内心世界,落叶满径,他仿佛在回忆远方的秋山,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第五句“澄泉心地清无染”赞美了僧人心灵如清澈泉水般纯净,不受尘世污染。最后一句“野鹤精神老更闲”以野鹤自比,表达出诗人对这种超然物外、悠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僧人生活方式的认同。
整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寇准的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他对禅修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