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生百年后,死生两悠悠全文

人生百年后,死生两悠悠

出处:《感怀效渊明体
宋 · 姜特立
人生百年中,长为子孙忧。
人生百年后,死生两悠悠
流传至曾玄,恩爱竟何许。
孤坟千万祀,莫适谁为主。
嗟哉世间人,小黠而大痴。
惜衣仍忍寒,省口仍忍饥。
一朝大化尽,未免世俗嗤。
存者且偷生,逝者归无期。
眼前一樽酒,劝君且重持。

翻译

在人生的百年岁月里,常常为子孙忧虑。
百年之后,生死之事显得如此遥远。
子孙后代传到曾孙玄孙,那份恩爱究竟如何延续。
无数孤独的坟墓,不知该由谁来主宰。
可叹世间的众人,小聪明却大愚昧。
为了衣食,人们忍受寒冷;为了温饱,忍受饥饿。
一旦生命终结,难免遭受世俗的嘲笑。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逝去的人无法回归。
眼前的一杯酒,我劝你且尽情享用。

注释

百年:一生,指人的寿命。
子孙:后代、孩子。
悠悠:形容时间漫长,遥远。
曾玄:曾孙和玄孙,后代的后代。
恩爱:夫妻或亲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孤坟:无人祭扫的坟墓。
黠:狡猾,机智。
痴:愚蠢,不理智。
大化:自然法则,生命的终结。
偷生:苟且活下去。
一樽酒:一杯酒。

鉴赏

这首诗以陶渊明的风格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讽刺。诗人首先指出人生短暂,百年之中常为子孙操劳,死后生死悬殊,子孙后代对先人的恩爱难以长久保持。接着,他感叹祖先的坟墓虽被祭祀千年,但无人真正理解其主人的心愿。世人往往小聪明却大愚昧,活着时节俭忍耐,却忽视了生命的真谛。死亡来临时,一切赞誉与责难都将随风消散,存者应珍惜当下,逝者则无法回归。最后,诗人劝告人们把握眼前,借酒浇愁,享受生活。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讽刺,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虚幻,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