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频嗟世路难,浮生各自系悲欢
出处:《洛中三首 其二》
唐 · 司空图
不用频嗟世路难,浮生各自系悲欢。
风霜一夜添羁思,罗绮谁家待早寒。
风霜一夜添羁思,罗绮谁家待早寒。
注释
频嗟:频繁地感叹。世路难:世间的道路艰难,比喻人生挫折。
浮生:短暂的人生,指世间生活。
各自:各自,每个人。
系:关联,牵扯。
悲欢:悲伤和欢乐,指情感变化。
风霜:比喻困难或艰苦的环境。
羁思:羁旅之思,指在外漂泊的人的思乡之情。
罗绮:丝绸,这里代指华美的衣裳。
谁家:哪家,疑问词,表示不知道是哪一家。
待早寒:等待清晨的寒冷,这里可能暗示有人在等待温暖。
翻译
不必常常感叹世事艰难,每个人的人生都充满了喜怒哀乐。一夜的风霜增添了旅途的思绪,哪家的丝罗衣裳在等待晨露的寒冷呢?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司空图的《洛中三首》之二,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化、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语言简洁而情感深沉,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不用频嗟世路难”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对于世间的艰难曲折,诗人主张不必过分哀叹,而是应该接受并顺其自然。这种豁达与悲观交织的情感,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怀。
“浮生各自系悲欢”则进一步阐述了上一句的意境,“浮生”指的是人生的暂短和不确定,人们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都会有各自的悲喜交加。诗人似乎在劝诫自己,也是在告诫世人,要学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而不是一味沉浸于悲伤或欢愉之中。
接下来的“风霜一夜添羁思”则是诗人的个人情感流露,秋天的风霜让人感到凉意阵阵,这种季节变化往往容易引起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的“羁思”即是指这种因环境而生的牵挂之情。
最后,“罗绮谁家待早寒”则描绘了一幅画面,诗人在想象着某个家庭中,可能有人正等待着清晨的到来,而那个时候天气将会更冷。这里的“罗绗”意指精美的被褥或丝织品,“谁家”则是诗人对他人的猜测和关切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生活态度,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