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路家声犹赫奕,词场笔势已嫖姚
出处:《勉王甥》
宋 · 刘宰
莘野凄凉渭水遥,事功无复在渔樵。
但令一第先馀子,自可清名动圣朝。
禁路家声犹赫奕,词场笔势已嫖姚。
夜窗灯火秋来好,莫叹辛勤髀肉消。
但令一第先馀子,自可清名动圣朝。
禁路家声犹赫奕,词场笔势已嫖姚。
夜窗灯火秋来好,莫叹辛勤髀肉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莘野:荒凉的田野。凄凉:荒凉冷清。
渭水:渭河。
遥:遥远。
事功:过去的功绩。
渔樵:打渔砍柴的人,代指民间。
一第: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等级。
馀子:同辈中人。
清名:清白的名声。
圣朝:朝廷,指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
禁路:宫廷之路,指朝廷内部。
家声:家族的声誉。
赫奕:显赫。
词场:文学领域,比喻文坛。
笔势:写作才华。
嫖姚:形容文才出众,剽悍。
夜窗:秋夜的窗户。
灯火:灯火照明。
秋来好:秋天的夜晚特别宜人。
辛勤:勤劳刻苦。
髀肉消:大腿上的肉因久坐而消瘦,形容刻苦学习。
翻译
田野荒凉渭水遥远,过去的功业渔夫樵夫不再谈论。只要能在我辈中名列前茅,自然能让清名震动朝廷。
家族声望在宫廷中依然显赫,文坛才华如战将般剽悍。
秋夜窗前灯火温馨,别感叹辛劳让大腿瘦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秋夜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现实状况的感慨。开篇"莘野凄凉渭水遥,事功无复在渔樵"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无法再现的凄凉情怀。
接下来的"但令一第先馀子,自可清名动圣朝"则是诗人对于能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佳绩,从而能够扬名声色的期望。这里表达了古代士人通过科考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普遍心态。
"禁路家声犹赫奕,词场笔势已嫖姚"两句,诗人提到了自己的家族曾经辉煌的门第,以及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已经不再得到认可。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才能和家族荣耀都无法继续保持的无奈。
最后,"夜窗灯火秋来好,莫叹辛勤髀肉消"则是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感慨。诗人在秋夜里独自点燃灯火,不愿意去叹息自己过去辛勤用功却未能得到相应回报,只不过是耗费了自己的精力和健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抱负、家族荣耀以及个人的学问才华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同时,这也折射出了古代士人们在科举竞争激烈背景下的普遍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