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寒山子,丰干非同流
出处:《望峨嵋山作》
宋 · 晁公溯
普贤大开士,神足靡不周。
世人妄指此,象驭昔所留。
愿观百亿身,奔走数十州。
见者喜称快,不见默怀羞。
纷纷相矜夸,隐晦盖有由。
正如官肆赦,尽出系中囚。
岂其得预闻,皆可除愆尤。
一方每惊动,千乘时往游。
返为斯民劳,实贻开士忧。
我师寒山子,丰干非同流。
世人妄指此,象驭昔所留。
愿观百亿身,奔走数十州。
见者喜称快,不见默怀羞。
纷纷相矜夸,隐晦盖有由。
正如官肆赦,尽出系中囚。
岂其得预闻,皆可除愆尤。
一方每惊动,千乘时往游。
返为斯民劳,实贻开士忧。
我师寒山子,丰干非同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普贤:佛教中的菩萨名。神足:佛教中指菩萨的神通足力。
妄指:错误地指认。
象驭:古代的一种象征或传说。
百亿身:比喻普贤菩萨的无数化身。
奔走:形容忙碌奔波。
官肆:古代官府。
系中囚:监狱中的犯人。
愆尤:罪过、过失。
丰干:佛教高僧,寒山子的朋友。
翻译
普贤大菩萨,神足无所不至。世人误以为,这是象骑者的遗迹。
希望你能看到我的无数化身,在各地奔波。
见到的人欢欣赞扬,未见之人内心愧疚。
人们互相炫耀夸赞,其实隐藏着原因。
就像官府大赦,释放了监狱中的所有人。
难道我们能参与其中吗?都能消除罪过。
每次动静都惊动一方,众多车辆时常来往。
这反而让百姓劳累,实际上使菩萨忧虑。
我的老师寒山子,与丰干不同流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望峨嵋山作》,通过对普贤大开士的描绘,表达了对超然物外、普度众生的佛教精神的赞美。诗中提到普贤的神足无所不在,世人却往往误解其象征意义,将其与世俗的象驾联系起来。诗人希望人们能理解普贤的广大慈悲,如同官府大赦,释放囚犯般,使众生得到解脱。然而,这种宏大的行为反而给民众带来惊动和劳顿,让修行者如寒山子这样的高僧感到忧虑,因为他们更关注内心的修行而非外在的声名。通过这首诗,晁公溯揭示了追求内心清净与世俗赞誉之间的微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