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偏便閒放,屋老称朽迈
出处:《寓斋杂述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危时群患贫,僦宅乃竞贵。
到京三月近,始得数间庇。
地偏便閒放,屋老称朽迈。
故家道咸遗,馀韵但槐桧。
承平一俯仰,顾我况亦寄。
轩窗取透凉,未为墐户计。
忍冻能及春,庭花可一醉。
到京三月近,始得数间庇。
地偏便閒放,屋老称朽迈。
故家道咸遗,馀韵但槐桧。
承平一俯仰,顾我况亦寄。
轩窗取透凉,未为墐户计。
忍冻能及春,庭花可一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动荡时期寓居京城的复杂心情与生活状态。首句“危时群患贫,僦宅乃竞贵”点明了背景,即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期,租住的房屋反而变得昂贵。接着,“到京三月近,始得数间庇”表达了作者刚到京城不久,好不容易才找到几间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子。
“地偏便閒放,屋老称朽迈”描述了寓所的位置偏僻,环境幽静,适合闲散的生活;而老屋的破旧也与作者的年迈相映衬。接下来,“故家道咸遗,馀韵但槐桧”则通过描写老宅旁的槐树和桧树,暗示着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流逝。
“承平一俯仰,顾我况亦寄”一句,作者感慨在太平盛世转瞬即逝,自己只能寄居于此。后两句“轩窗取透凉,未为墐户计。忍冻能及春,庭花可一醉”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寒冷中也能期待春天的到来,欣赏庭院中的花朵,以酒自娱,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居生活的小切口,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享受生活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