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师记此无尽意,满扫一方相并閒
出处:《月谷》
宋 · 叶适
昔从东莱吕太史,秋夜共住明招山。
正见谷中孤月出,倒影挼碎长林间。
凭师记此无尽意,满扫一方相并閒。
正见谷中孤月出,倒影挼碎长林间。
凭师记此无尽意,满扫一方相并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昔:从前。东莱:古代地名,今山东莱州一带。
吕太史:吕姓的历史官员或学者。
秋夜:秋季的夜晚。
明招山:虚构或实际存在的山名,可能指代隐居之地。
孤月:独自升起的月亮。
倒影:月亮在水面或地面的映像。
挼碎:摇晃、破碎。
长林:广阔的树林。
凭师:拜托老师。
无尽意:深沉的情感或思绪。
满扫一方:清扫一片地方。
相并閒:相伴闲暇,享受宁静。
翻译
从前跟随东莱的吕太史,秋天夜晚我们一起住在明招山上。正当看到山谷中孤独的月亮升起,它的倒影在长长的树林间破碎摇曳。
拜托您记住这无尽的情思,让我们一起扫净一方,享受这份宁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明招山的宁静美景。"昔从东莱吕太史"表明诗人曾随吕太史游历,东莱可能是指古地名或别称,而吕太史则是历史上的一个人物,代表着一种文化和学术的象征。"秋夜共住明招山"则描绘了诗人与吕太史在一个清凉的秋夜共同居住在明招山的情景。
"正见谷中孤月出"写出了当时的景象,月亮从山谷中升起,这个画面给人的感觉是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倒影挼碎长林间"则是对这一美景进一步的描绘,月亮的倒影映照在水中,被周围的长林所切割,形成一片片的光辉,给人一种意境深远之感。
"凭师记此无尽意"诗人通过吕太史这位学者对这一景象进行了记录和铭记,表达了一种对知识、文化传承的重视。最后一句"满扫一方相并閒"则是在说诗人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值得他细细品味和探索。
整首诗通过月亮升起和倒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文化传承和知识积累的严肃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