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日杼山上,来披宿草春全文

何日杼山上,来披宿草春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临风尽一哭,泪洒越江滨。
白首少知己,黄泉多故人。
引棺愁道远,磨镜苦家贫。
何日杼山上,来披宿草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黄生扶其父丽农隐君榇还吴兴》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首句“临风尽一哭”,描绘了诗人面对离别之风,情不自禁地痛哭流涕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哀悼。接着,“泪洒越江滨”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气氛,泪水洒落在江边,仿佛连江水也为之动容。

“白首少知己,黄泉多故人”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在人世间,年岁渐长,知心朋友越来越少;而在黄泉之下,却多了许多故去的亲人。这种对比,既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无奈。

“引棺愁道远,磨镜苦家贫”则通过具体的行动和生活境遇,展现了友人归乡途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引棺而行,路途遥远,心中充满愁绪;家中贫困,连磨镜这样的小事都显得艰难。这些细节描写,更加深了读者对友人处境的同情和对生活的艰辛的体悟。

最后,“何日杼山上,来披宿草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杼山之上,与友人一同欣赏春天的美景,寄托了对友谊的永恒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生死、贫富等人生议题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